搜索结果页
暂无此关键词搜索结果
综合新闻
我院研发抗新冠小分子口服药SHEN26胶囊 临床试验获批准
Author:南科大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

       

       7月2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所在地坪山区举办了2022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招商会。

会上,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院士发布了《抗新冠小分子口服药SHEN26胶囊项目》研究进展报告,并宣布抗新冠小分子口服药SHEN26胶囊临床试验获得批准。


001.png


SHEN26是一款广谱、强效的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RdRp)抑制剂,是由南方科技大学张绪穆教授和中山大学郭德银教授共同发现。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和 J. Med. Chem.权威国际学术期刊。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于2021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重点推动项目。与此同时,广东省科技厅和深圳市科创委分别将该项目列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技攻关”应急专项和“抗疫专项”,给予了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全程支持。

002.png


“SHEN26与瑞德西韦(Remdesivir)同属于RdRp抑制剂。”张绪穆表示,SHEN26作为抗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合成和复制达到抗病毒效果,对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野生株、Alpha、Beta、Delta、Omicron)均有高效的体外抑制活性。前期实验表明,SHEN26与瑞德西韦体内活性成分(NTP)一致,作用机制明确。SHEN26的体外抗病毒实验数据显示,SHEN26对奥密克戎变异株EC50为13nM,抑制活性较瑞德西韦提高了103倍;体内药效实验显示,50mg/Kg SHEN26与200mg/Kg的莫纳匹那韦(Molnupiravir)抗新冠病毒效果相当,在被新冠病毒感染的K18-hACE2小鼠模型中,SHEN26可显著降低肺组织病毒滴度,改善肺部病变,对新冠病毒导致的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性结果提示,SHEN26存在脱靶副作用的风险较低,致畸、致突变等研究结果为阴性,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和良好的安全性。

据介绍,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作为科研平台,参与该项目研发需要的实验室资源和经费支持。依托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深度产学研融合的创新生态,该项目在组织申报临床研究时,组建了由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深圳安泰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深圳科兴药业有限公司三方的联合新载体,为尽快完成临床试验,共同开发这一新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方一致表示,在由深圳科兴主导的SHEN26临床研究过程中,将依据国家相关技术指导原则,高质量、快速度推进临床研究。该项目有望在6~9个月内完成临床试验并获批上市。

   


以上内容来源:深圳新闻网

       


003.jpg


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
    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Medi-X Pingshan”)由南方科技大学(举办单位)与坪山区人民政府(资助单位)合作共建,主要研发方向为药物化学、抗肿瘤及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研发、手性药物绿色合成等。


Medi-X Pingshan依托南方科技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层次科技人才,打造公共技术平台、研发平台(建设创新药物与制药技术两大研发中心)、产学研转化平台在内的“三大平台”,建立研究院-企业联合实验室,开创产学研服四位一体研究院建设模式。并以Medi-X Pingshan为桥梁,促进南方科技大学及其重点引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发展,提升和推进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深圳安泰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深圳安泰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由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孵化的企业,是一家从事抗病毒药品研发和销售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由冠状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肝脏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如新型冠状病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等。

 安泰维核心成员是张绪穆教授和郭德银教授,张绪穆教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郭德银教授,中山大学医学院(深圳)创院院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发方向为冠状病毒感染致病机制与免疫调控机理,病毒基因治疗与抗病毒药物筛选等。